首页 热点 业界 科技快讯 数码 电子消费 通信 前沿动态 企业前沿 电商

透过有道Q2财报聊聊垂类大模型 “多快好省”的商业模式

2023-08-29 06:43:34 来源 : 雪球网

前几年,在很多投资人眼里,提到教育类的AI公司,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学而思、猿辅导这些公司。今年有家公司我觉得特别值得重点关注一下,这家公司就是网易有道。

上周发布了最新的财报,Q2的整体数据不错,净收入有12.1亿元,同比增长26.2%。主营业务“三板斧”学习服务净收入6.9亿元,智能硬件净收入2.2亿元,在线营销服务净收入3.0亿元,其中学习服务和在线营销增速都不错。我注意到在这次财报中网易有道宣布在去年11月宣布回购至多2000万美元股份的基础上,在原来的期限内又追加了2000万美元,公司领导层对其业务的长期发展表达了充分信心。


(相关资料图)

自从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诞生以来,可以说在教育行业当中网易有道是国内公司反应比较迅速的一家,几个月的时间推出发布了国内首个教育领域垂直大模型“子曰”,并发布了基于“子曰”大模型研发的六大创新应用:“LLM翻译”、“虚拟人口语教练”、“AI作文指导”、“语法精讲”、“AI Box”以及“文档问答”,等等。这次财报发布之后,管理层还透露说下半年有了“子曰”大模型,公司在产品上还有更多的探索。

当然,今年行业里的公司像猿辅导在上半年也基于自己的AI能力推出了小猿学练机;学而思官宣数学大模型MathGPT的研发,科大讯飞是基于星火认知大模型推出的AI学习机。作业帮也正在内测基于中国市场的教育大模型,涉及工具类App、智能硬件、图书等业务。

我觉得网易有道是AI能力,和商业化布局和落地能力比较平衡的公司。原因有二。第一,网易有道的垂直大模型“子曰”在教育领域有最多应用场景,跟用户有最多触点的;第二,这家公司懂得怎么花钱,这个后面我具体分析。

总之,投资这件事,很重要的一点,一定要站在未来看现在。盘一下现在的公开信息,网易有道这家公司还是挺稀缺的一个投资标的,在教育领域自有特色、独树一帜。网易有道的智能硬件、有道翻译这些很多人了解得比较多了,但是很少人关注到它怎么能够那么快就把AI能力部署实施到具体产品上,用产品来带动用户增长和活跃,最关键的是还能控费控得住。值得好好分析一下。

大模型火起来之后,人工智能已经从“名义上”把所有行业“重塑”了一遍。尤其是的国内的业界大佬,不断重复同样一句话:AI 大模型时代,每个行业的应用都值得重新做一遍。这使得大家普遍相信,等着被“重构”,是每个行业的宿命。

然而,预期会加强预期,现实则更理解现实,目前大模型的“扛把子”Open AI,面临的问题一点都不轻松。简单说,其一是成本高昂,其二是有用性的问题。

比如说,首先从成本上看,仅仅运营ChatGPT,每天的成本就高达70万美元。Open AI去年的全年亏损较2021年翻了一番,烧了5.4亿美元。

此外,其产品用户数量也在持续下滑,5月份以来,ChatGPT用户数量已经连续两月下滑。Similar Web数据显示,与6月相比,2023年7月的用户群减少了12%,从17亿用户下降到15亿用户。

超级烧钱,又留不住用户。怎么解决?从行业发展尝试判断,我认为大模型的竞争态势逐渐清晰,那就是少数几家有足够资金和人力的“大厂”胜任,作为未来生产端的基本要素,GPT-3.5的通用基础设施属性就已经开始明显了,因此企业重新做一个ChatGPT其实没有多大意义。

垂直模型却可以简单绕过这一难题。其一是垂直模型不需要参数和算力有太高的要求,因此成本会直线下降;其二是专业性的问题,垂直模型从开始就要求开发者具备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行业应用实践积累,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更高。

我这周还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个图,国内公司今年以来在大模型上不断在“卷”,前后已经有大几十家公司宣布自己落地或者正在落地大模型。其实基于前面的分析,通用大模型的 “军备竞赛”不是谁都有资格参与,需要耗费巨大的成本,而国内垂直模型却开始有声有色,这里网易有道就非常有代表性。

有一位伟人曾经说过,不管黑猫白猫抓得住耗子的就是好猫。前面说了通用大模型的痛点,那么垂类大模型,必须要配合上使用场景才能真实的转化为生产力。

为什么网易有道能够比较快的落地行业端的AIGC?。我特别去扒了一下,这家公司今年可是做了不少的事情。从2月就开始有消息传出在布局大模型,7月发布了针对教育应用优化的专有大型语言模型“子曰”,并从第二季度开始成功部署在六个应用中。

其中,大模型翻译、AIBox和文档问答在第二季度已经推出,所以从这次的财报里的一些数据,就可以管窥AI赋能的效果。下面的数据,都是来源于财报和第三方公开信息。

大模型翻译。基于大模型的新一代更加场景化、高质量的翻译引擎,中英翻译水平已经优于海外的翻译引擎和 ChatGPT。这里我去查了一下公开的数据,根据第三方机构Questmobile,有道翻译的月活超过1亿,是国内翻译词典类产品绝对的第一,占领了这个市场,未来绝对具有很大的商业空间。

AIBox。带动了二季度季词典类订阅会员数同比增长接近100%,词典类会员收入同比增长200%以上。这个其实很能够说明AI给业务赋能的成效,产品能够精准解决用户的痛点,不然国人普遍对互联网产品的付费意愿并不强,愿意真金白银掏钱买会员的必定是“真爱”。

上面这两项,是已经投产可以看到实际效果的。然后“子曰”大模型中还有些“大招”这次财报暂时没有数据,我也很期待下个季度的表现。

举例说明,在本月推出的词典笔X6 pro中就配置了“虚拟人口语教练”。有道是首家能将离线虚拟人口语教练在学习类智能硬件上落地的公司。这个搭载可以说拓展了词典笔这个品类的边界,它不再单单是一个查词翻译的产品,还是口语练习产品。

其实最近有道发布词典笔X6 pro的时候,我还专门跟投资机构的朋友交流过,大家都比较认可有道现在的打法——很显然,这款产品主打的是高端市场,在这个品类竞争已经白热化的时下,只有用AI技术创新来抬高这个品类的竞争门槛,无论对于有道还是对行业来说都是良性的。当然,有道也发布了针对大众市场的S6系列,定价499元,体验和盈利能力都不错。一面通过高端产品夯实领头羊的地位,一面通过平价产品拓展品牌的渗透力,这是一个很聪明的打法。

更重要的是,对上市公司而言,再炫酷的功能都需要落到未来可期的现金流上。网易有道目前采用的“垂类大模型+应用(内容)”这种模式。做好的功能,而非单单是大的模型,就可以很快做到通过垂类模型更加去适配各种垂类场景,无限接近C端或者B端的变现能力,这才是我看好他们模式的根本原因。

前面分析了大模型很烧钱这件事,就想看下网易有道的研发费用。

这件事其实挺纠结的,跟小女生谈恋爱似的,既怕男朋友不来,又怕男朋友乱来。对互联网公司而言,对研发费用的投入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公司对技术的重视程度,也间接代表了公司的技术实力。投入太少肯定不行,但投入太多肯定也不对,因为会对公司其他业务造成挤压。

我发现有道这家公司在研发费用的投入上一直比较稳健不冒进,基本上稳定在每个季度2亿左右的投入,然后在最近三个季度,对研发的投入连续稳步增长。具体来看,公司的研发费用已经连续3季度上涨了,23Q2/23Q1/22Q4的数据是2.051亿/1.82亿/1.8亿,Q2比Q1环比多增了12.63%。

网易有道CEO周枫之前就说过,有道在大模型方面的努力,与其他大厂有些不同,主要关注两方面的问题:一、在特定场景中,大模型有没有高效、低成本的实现方案?二、在技术方案的精简化中,闭环的应用场景拉动,应该起到多大的作用?

现在从财报的数据看来,公司在经营上的确在践行周枫的思考,并没有因为要快速推出垂类大模型去快速“烧钱”,当然,这跟网易有道在AI方向上持续长期布局也有关系。公司AI技术团队近年来一直在AIGC上有持续性投入,早在2016年,网易有道同步组建语言、视觉、声音等团队,目前积累了有道神经网络翻译(NMT)、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AI技术、高性能计算(HPC)四大底层技术能力,并且从2017年开始持续投入Transformer布局。今年公司能够快速在垂类大模型“子曰”去落地,也是集前数年技术能力的大成。

在电话会里,有道特意就研发投入做出回应——展望未来,将继续走在实现盈利的道路上,并将继续优化研发投资结构,例如,消除那些前景不明的项目的研发支出,以便可以将节省的资金分配到我们首选的AI项目上。

大家有没有发现,网易有道在开发大模型的时候,完全是围绕“多快好省”四个字在下功夫。

所谓的“多”就是在底层技术不断革新的情况下,应用企业要不断研发细分场景下需求运用,做到使用场景的丰富。

“快”就是要及时掌握新工具,新技术,做到争取有先发优势。

“好”就是要实现模型的精准运用,实现高质量的智能服务。

“省”就是做好控费,这也是各类模型应用落地的重要因素,以及AI能否从预期走向现实的关键一步。

可能很快我们就会从网易有道的半年报看到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营收变化。

从目前国内大模型的格局和最新发展来看,有道的思路可以给其它想参与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参考,在AI时代会为公司带来更大的成长价值,长期看好。

$网易有道(DAO)$ $科大讯飞(SZ002230)$

标签: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
营养菜谱大全方法 2023-08-29 06:06:46
微视频丨何为警察 2023-08-29 05:51:38
菽粟(关于菽粟简述) 2023-08-29 05:20:59
筑牢拒腐防线 2023-08-29 0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