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1 22:56:51 来源 : 中华网热点新闻
提起宋朝,大家第一印象是比较弱。
(资料图)
当然这样的印象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有宋一朝,在与辽,西夏,金的战事上,总体上都乏善可陈。
其实这不能完全怪宋朝,但是宋朝也是有一定责任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宋朝,尤其是南宋就是偏安一隅中沉沦。
实际上宋朝还是有几位名将的,北宋狄青,种世衡等人,南宋有中兴四将。
南宋中兴四将是指宋室南渡之后,朝中将领以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战功最为卓著,他们在抵抗金兵、保证南宋的建立与巩固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被誉为"中兴四将"。
今天来说一说北宋第一名将狄青的故事。
出身平民
狄青出身贫寒,十六岁时,因哥哥与乡人斗殴,代兄受过,脸上刺有金印。
刺金印,即刺字再染色。源自商、周时期的五刑(墨、劓、剕、宫、大辟)之中的"墨刑"。秦汉时又称"黥刑"。
后投身行伍,早期是隶属于御马直的一名骑兵,练就了一身过硬的骑射本领后选做散置。
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人,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与宋朝的外交关系正式破裂。
次年,为逼迫宋朝承认西夏的地位,李元昊率兵进犯北宋边境,西夏于三川口大败宋兵(三川口之战),集兵于延州城下,准备攻城。消息传至京师,朝野震惊。
北宋在与西夏军队作战时,因将领轻敌冒进,多有失败,北宋议和之和渐起。
北宋名臣范仲淹表示强烈反对,慷慨陈词,于是宋仁宗让范仲淹担任天章阁待制、出知永兴军,戍边西北。
范仲淹非常欣赏狄青,授以《左氏春秋》,折节读书,精通兵法。
大破西夏
宝元初期,西夏李元昊反叛,朝廷下诏选择卫士到边疆,任命狄青为三班差使、殿侍兼延州指使。
当时前线的偏将屡次被西夏打败,士兵大多畏惧胆怯,狄青行军打仗时经常亲自做先锋。作战四年,前后大小打了二十五场战斗,中乱箭多达八次。攻陷金汤城,夺取宥州,又建桥子谷城,筑建招安、丰林、新砦、大郎等城堡,这些城堡都扼制着敌方要害之地。
安远一战,他受伤很重,但听说西夏军队到了,就又挺身飞速赶往,士兵们因此也争先恐后,奋力拼搏。临敌作战时,披头散发、带铜面具,出入敌军中,西夏军均望风披靡,没人敢挡。人称"面涅将军"。
尝战安远,被创甚,闻寇至,即挺起驰赴,众争前为用。临敌被发、带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
宋仁宗赵祯为此评价:青有威名,贼当畏其来。 朕之关张。
激励士卒
嘉佑年间(1056~1063),京师发大水,狄青避水将家搬到相国寺,竟在佛殿上居住,民情对此颇有疑惑议论,朝廷便降狄青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离京出任陈州知州。
第二年二月,因嘴上生毒疮,病死。皇帝为他哀悼,追赠他为中书令,赐谥为"武襄"。
熙宁元年(1068),宋神宗给近世将帅排名次,认为狄青从行伍出身而名震中外,为人深沉而有谋略,又能谨小慎微,保全名声,有始有终,对狄青颇为感慨和思念。
下令取来狄青的画像放进宫中,并亲为他御制祭文,又派遣使者到他家,用中牢的礼节来祭祀。
狄青出身行伍之中,为军卒十余年才得以显达。然而显贵之后,脸上因早年代兄受过,受墨刑染黑的痕迹却一直保留着,有人劝他除去,他说:"留下这墨迹可以鼓励军中的普通士卒奋发向上。"
一生经历二十五战,夜袭昆仑关,拜枢密副使、护国军节度使、河中尹。
平侬智高之乱后,被授为枢密使。宋朝时以枢密使为最高军事长官,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了。
当时文潞公文彦博在朝执政,建议仁宗让狄青出任两镇节度使以便让他离开朝廷。狄青上书说自己无功却受封节度使,无罪却又外放,心中很是委屈。
仁宗也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就向潞公述说了狄青的话,并说狄青是忠臣。
潞公说:"本朝太祖难道不是后周世宗的忠臣吗?但因为得到军心,所以才会发生黄袍加身、陈桥兵变的事。"
仁宗听了,默然无语。狄青尚不知道这事,到中书门下去为自己辩白。潞公盯着他,直截了当地说:"没有其他原因,只是朝廷有些怀疑你罢了。"狄青吓得禁不住后退好几步。
狄青到藩镇以后,仁宗每个月都派使者去慰问看望他两次。每次听说皇上的使者要来,狄青都会整日惊吓疑虑。结果不到半年,就得病去世了。
那么北宋第一名将狄青,战功卓著,为何晚景比较凄凉呢?
其实这跟宋朝的开局,殿前禁卫统领,点检,被视为皇帝最忠心的人,最终却黄袍加身,做了天子有关系。
所以宋朝对武将有天然的猜忌,尤其功勋卓著的武将。
狄青的结局,在宋朝开局特殊性的背景下,不懂得急流勇退,及时请求赐点田产,安享晚年的做法,有关系。
不过北宋因为过度猜忌将领,尤其北宋第一名将,以致后来与西夏和辽国的战争屡战屡败,如此对待有功之臣,也是不对的。
可以开诚布公说为了朝廷安危,君臣不再有间隙,把狄青的两个儿子放在京城为质,狄青的两个儿子,偶尔轮换着去侍奉狄青就行了。
狄青任枢密使四年,每当他出现时,士卒总会指着他互相夸奖赞叹。谏官因狄青家的狗生角,并且多次发光,便请求将他调出京师以便保全他的声誉,宋仁宗没有答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