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7 16:33:13 来源 : 科普中国网
夏天裹挟着热浪腾腾而来
(相关资料图)
各种冰镇饮料成了大家的解暑必选
那么,如果穿越到古代
没了快乐水和各式奶茶
夏天又该怎么过呢?
千万别小瞧我们的祖先
在中国古代医书中
就记载了解暑药茶方剂百余方
各式饮品也层出不穷……
话不多说
快来看看各种各样的古代冷饮吧~
制冰储冰 大有门道
先秦时,人们夏天就已经食用冷饮了,而制作冷饮的关键是冷源。在古代,没有电,没有冰箱,没有其他制冷设备,制冰、储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此,古人们主要运用四季恒温的井水和天然冰。为了储冰,还发明了冰鉴、凌阴(后称冰井、凌室)、冰窖等用于专门存储冰块和饮食的装置与设施。
只不过用冰在古代属于奢侈享受,一般只有贵族有条件储冰,到夏日在饮食、纳凉甚至宴饮和祭祀时取用。
比如《楚辞·招魂》中就写到“挫糖冻饮,酎清凉些”,意思是把米酒放在冰上用来冰镇。
《周礼·天官·凌人》中写到:“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郑玄认为,凌人的职务就是“掌冰政,主藏冰之政也。” 据说凌人下面还有负责开凿冰块的劳役。所以,在周朝人们就开始储存冰块,凿冰、用冰已形成体系化管理。
到了宋代,采冰业务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宋太祖为了藏冰,还专门设立事务所——冰警务。
“长安冰块,至夏则价等金璧。”因为夏季冰块十分珍贵,朝廷便将赐冰给臣子作为一项福利制度,从周朝一直延续到清朝。
先秦饮品 夏饮六清
《周礼》记载了先秦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礼法诸制,所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据《周礼·天官》“浆人”条,“浆人掌共王之六饮”“凡饮共之”,这说的是浆人要负责制作和供应天子所用的六种饮料,冬饮六浆、夏饮六清。
东汉经学大师郑玄认为,**“六清”即水、浆、醴、凉、医、酏,可以说是适合夏天喝的低温饮品。
其中的“水”是薄荷水。浆,指的是用奶酪或者水浸泡过的小米做成的饮品,有点像现在的双皮奶。醴,就是现在的甜米酒,也被我们称作醪糟,直到今天,还是很多人夜宵摊子上的必点饮品。
而“凉”是一种用干梅、桃子一类的干果与炒米或饭制作的冰镇饮品,又称为“寒粥”。
医,是梅浆。酏,指粮食酿的酒。后来,浆的种类越来越多,还有桂花浆、蜜浆、豆腐浆、花生浆等。“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说的是老百姓爱戴子弟兵,舍得把好吃好喝的东西给他们。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自古有之。
隋唐宋饮 百花齐放
隋唐时期将饮料称为“饮子”,一般是由果品或草药熬制而成的保健饮料。
《大业杂记》中记载过一种“五色饮”,以“扶芳叶为青饮,楥禊根为赤饮,酪浆为白饮,乌梅浆为玄饮,江桂为黄饮。”作为养生保健品给皇家饮用。
当时的长安城里遍布饮子店,卖的饮料都是现调现煮,有些饮子店特别受欢迎,门外常年排队,甚至有黄牛将其炒到“百文售一服”。
到了宋代,饮子作为药物的义项逐渐减弱,变得更像现在的街边饮品店。《清明上河图》的繁华盛景里就能看到饮子店的身影,《武林旧事》中出现在南宋杭州街头的凉水至少有十七八种。
砂糖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药木瓜、砂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冰雪荔枝膏、冰珠蜜水、雪泡豆儿水……这些都是宋代流行的饮子。
宋人对饮子的制作十分精致讲究,喜欢用各色香料、香花、香果作为配料。先将花果盐腌,晒干,烘焙,碾成细粉,然后装入器皿密封储存;招待客人时,再取出若干冲泡成饮料,有点类似今天的花果茶。
电视剧《梦华录》动图
电视剧《梦华录》剧照图,上为桂花饮子,下为饮品吊牌
酥山冰酪 贵族甜品
唐墓壁画中的“酥山”,源自陕西新闻网
此外,在唐章怀太子墓“仕女图”、唐代壁画“野宴图”等壁画中,都曾经出现过被仕女捧在盘中的“酥山”。
酥山,是贵族们才有条件享受的一款奢侈品。
用冰、奶油、酥油拌入蔗浆或蜂蜜,在盘子上淋成山峦的造型,放到冰窖里进行冷冻,如此一来,酥山会变得更加晶莹剔透,巍峨多姿。
吃的时候,入口即化、甜糯滑腻。到后来,还出现了“贵妃红”“眉黛青”染出来的红色或绿色的“酥山”。而在冰中加上果浆和牛奶,就成了另一款高档冷食——冰酪。
元明清饮 果蔬渴水
有一种风行元代的清凉饮品,叫做“舍利别”。《局方发挥》中曾经记载过它的制作方法:“取时果之液,煎熬如饧而饮之,稠之甚者调以沸汤,南人因名之曰煎。”据说当年蒙古人西征中亚时,带回了一种被称为“里木”的水果——柠檬。将柠檬制成果汁后,忽必烈喝了赞不绝口。
从明代开始,人们就喜欢榨果汁儿喝了,他们把果蔬型饮料叫做“渴水”,在《本草纲目》《农政全书》等明代著作中,“渴水”即为饮料名称,相当于今天的橙汁、椰奶。
明代时的果蔬饮料种类繁多,有林檎(沙果)渴水、木瓜渴水、五味子渴水、杨梅渴水等。
明《英列传》记载:“金陵地方,遍行瘟疾,乌梅汤服之即愈。”
“乌梅汤”是直到今日人们都喜欢喝的一款夏天饮品,明清时曾风靡城乡,贫富皆饮,以乌梅和冰糖水熬成,外用冰围之,久而自凉,不伤人,且祛暑也。
供稿单位:重庆市九龙坡区文物管理所
本文作者:重庆巴人博物馆
资料来源:央广网、第一文物修复研究院
审核专家:赵勇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